記者從鞍鋼工程建設特種結構廠獲悉,該廠為阿爾及利亞250萬噸直接還原鐵工程制作的鋼結構一次性通過聯檢,首批1400多噸歐標構件已發(fā)往阿爾及利亞。這是鞍鋼工程建設特種結構廠實行契約化經營以來獲得的首個國外工程訂單。
阿爾及利亞250萬噸直接還原鐵工程鋼結構總工程量近7000噸,前期工程量1400多噸。該工程要求所有外觀及實體質量必須滿足歐洲檢查標準,而且工期緊,從制作到出廠僅有50天時間。
為保證外方對產品質量和工期的要求,建設特種結構廠調整戰(zhàn)略,采取有效措施,狠抓產品質量。該廠成立了阿爾及利亞還原鐵項目部,實現項目化管理。項目部成員由各部門負責人及分廠主要領導擔任,生產現場的鉚工和電焊工等主要崗位操作人員在全廠范圍內進行理論和實際考試,選拔技藝精湛的職工參與項目施工。同時,組織分廠技術員和檢查員對EN-1090和ISO5817這兩個標準進行深入學習,把歐標與國準進行比對,找出差異,并結合該廠實際,制定詳細的質量檢查計劃和施工方案。在生產過程中,該廠嚴格按照方案執(zhí)行,責任落實到人,嚴格執(zhí)行自檢、互檢、專檢的“三檢”制,以精品打造“鞍鋼鋼構”品牌。
組裝和焊接是此次工程在施工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為確保預組裝尺寸精度,該廠結合模型,重新進行放樣,調整了部分尺寸,確保安裝后尺寸不會發(fā)生變化。制作時對鋼架整體進行放樣,使用水準儀進行測量底胎的水平,確保整個鋼架在預組裝時處于同一個水平面。預組裝完成后按要求自檢,并填寫提前下發(fā)的檢查表,質檢人員依據班組提交的報檢單、檢查表和圖紙,對鋼架進行尺寸復核。經過各個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每個零件、構件形成過程均記錄在案,確保尺寸偏差在標準允許范圍內。此次工程共24片鋼架均經過聯合檢查一次合格。對外連接最多的屋面桿件,均采用固定胎具進行制作,構件孔距均能得到有效控制,保證工程整體螺栓穿孔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