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面對嚴峻市場形勢和降本壓力,攀鋼釩鈦股份攀枝花釩制品分公司以市場為導向,以品質為保障,經濟高效組織生產,合同兌現(xiàn)率達100%。
作為鞍鋼集團釩產業(yè)主要生產基地和全球最大的釩鐵生產基地,攀鋼釩鈦股份攀枝花釩制品分公司在多年的成長發(fā)展中創(chuàng)造出不凡業(yè)績——中國釩冶金史上的首爐工業(yè)化釩鐵便誕生于此,填補了我國釩鐵產品的空白,拉開了攀鋼釩制品深加工的序幕,也為后來釩產品跨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開了先河。
如今,攀鋼釩鈦股份已具備釩鐵年產8000噸的生產能力,主要產品FeV80、FeV50具有釩含量穩(wěn)定、收得率高、雜質元素含量低等優(yōu)點,暢銷國內外市場。2021年,攀鋼釩鈦股份申報的“釩鐵產品”獲評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第六批制造業(yè)單項冠軍產品。
從零探索
拉開釩鐵冶煉序幕
攀西大裂谷擁有豐富的釩資源,釩的儲量占全國的62%、占世界的11.6%。建設釩鐵生產線對加快中國釩產業(yè)的發(fā)展、實現(xiàn)攀鋼由資源優(yōu)勢轉變?yōu)榻洕鷥?yōu)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世紀70年代,攀鋼只能生產釩的初級產品——釩渣。90年代初期,隨著攀鋼五氧化二釩生產線的建成投產,攀鋼能夠生產出釩的基本產品——五氧化二釩。如何進一步提升釩制品深加工能力成為攀鋼必須面對的課題。
1990年7月3日,攀鋼決策層對建設釩鐵生產線可行性報告進行了審查,開展了“釩鐵試驗生產線”的廠址選擇審查會,最終將年產300噸的釩鐵試驗生產線選在了攀枝花釩制品分公司。
7月19日,大裂谷火紅的鳳凰樹將金沙江水染得格外絢爛,釩鐵試驗生產線開建。經過3個月的日夜奮戰(zhàn),攀鋼煉出了第一爐釩鐵,這也是中國釩冶金史上第一爐用工業(yè)化裝置冶煉出來的釩鐵,它標志著攀鋼釩制品向深加工邁出了關鍵一步。
1996年,攀鋼已形成年產轉爐釩渣11萬噸、五氧化二釩2000噸的釩制品生產能力,釩鐵試驗生產線生產規(guī)模也從設計的每年300噸發(fā)展到1300噸,為攀鋼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釩鐵生產的技術經濟指標與國外先進的釩鐵生產廠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而且生產規(guī)模較小,擴大釩制品的深度加工規(guī)模已勢在必行。
改善工藝
釩鐵生產進入新階段
釩的產品大致分為3個層次,即釩的初級產品釩渣,釩的中間產品五氧化二釩、三氧化二釩,釩的終端產品釩鐵、釩氮合金等。釩產品的附加值隨著產品層次的提高而增加。
多年的實踐表明,利用三氧化二釩作為釩鐵冶煉的生產原料比以五氧化二釩為原料冶煉釩鐵要節(jié)約30%-40%的鋁,具有成本低、回收率高、更環(huán)保的優(yōu)點。為了充分利用攀鋼已有的釩資源,提高經濟效益,拓展釩制品國內外市場,增強企業(yè)出口創(chuàng)匯能力,攀鋼計劃新建三氧化二釩與釩鐵生產線。
20世紀80年代,德國、奧地利、美國成功研發(fā)出制取三氧化二釩技術并實現(xiàn)產業(yè)化。而當時國內還沒有三氧化二釩生產技術,是一項技術空白。1996年7月,攀鋼完成了三氧化二釩和釩鐵產線的初步設計,該設計中,釩鐵的設計規(guī)模初定為年產2000噸。1997年1月,攀鋼對這一設計進行了修改,將設計規(guī)模提升至年產4000噸。
1996年9月至12月,攀鋼建成了三氧化二釩半工業(yè)試驗產線,并生產出了產品,但要實現(xiàn)產業(yè)化生產仍需花費很大的精力和代價。面對這塊“硬骨頭”,科技人員一直在堅持不懈地努力,并多次與德國釩技術專家進行技術交流。
1998年7月26日,在德國專家的指導下,攀鋼三氧化二釩產線沉淀工序開始進行球形APV(紅釩)沉淀,然而,沉淀出的APV并非球形APV,不能滿足釩鐵生產的需要,人們懸著的心又開始繃緊起來。在隨后的技術分析會上,攀鋼技術人員和德國專家圍繞沉淀的工藝參數開展了激烈辯論,最后,德國專家同意采用攀鋼提出的工藝參數。當年7月28日上午9時,攀鋼開始新一輪沉淀試驗,最終生產出球形APV。8月7日,攀鋼用球形APV生產出大比重三氧化二釩產品,標志著該公司真正擁有了先進的釩制品生產技術,在場的德國專家也由衷地豎起拇指連說:“OK!OK!”
新建的釩鐵生產線利用低價的釩氧化物為原料,采用電鋁熱法生產工藝,釩的回收率可達97%以上,大幅度降低生產成本,綜合經濟效益更好。
經過多方努力,攀鋼的釩鐵產線于1997年5月破土動工,1998年5月建成投產。1998年5月29日,新建的釩鐵新產線釩鐵冶煉一次點火成功,冶煉出第一爐釩鐵,攀鋼釩鐵生產進入新的歷史階段,為攀鋼釩鐵生產工藝的進一步優(yōu)化、技術水平的進一步提升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提升品質
釩鐵產品贏得多方贊譽
單項冠軍產品是指在全球市場占有率位居前三、生產技術和工藝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質量精良、關鍵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領先水平,并達到能耗限額標準先進值的產品。成功獲得單項冠軍產品稱號的攀鋼釩鐵在生產初期卻有著突出的質量問題。
與試驗生產線相比,攀鋼新的釩鐵產線工藝變化較大,在投產后的半年內都無法生產出能夠滿足客戶要求的微碳釩鐵,造成大量產品積壓,給釩鐵產品的銷售帶來極大的困難。彼時,攀鋼所有釩工作者心中就只有兩個字——質量!
而后,他們的一切工作都圍繞著釩鐵質量轉:組織全體攻關人員對試驗失敗的釩鐵產品進行全面分析;攻關小組成員到生產現(xiàn)場跟蹤、進行條件試驗,排查原因;技術人員通過仔細分析釩鐵中碳的來源,從原料配方、冶煉制度、爐前操作入手,創(chuàng)造了獨特的三氧化二釩生產微碳釩鐵工藝,解決了該生產線最大的技術難題……
隨著釩鐵質量問題的解決,攀鋼的釩鐵源源不斷地出口到西歐、北美、東南亞等地區(qū)。聽聞攀鋼開發(fā)利用釩產品的傳奇經歷,澳大利亞的客商也加入了釩鐵的搶購行列。
1999年下半年,國際市場釩價下跌,釩鐵產品出口形勢嚴峻,但國內中釩鐵仍然暢銷,在此形勢下,攀枝花釩制品分公司與攀研院著手研發(fā)三氧化二釩冶煉中釩鐵工藝,1999年7月1日,生產出第一爐中釩鐵,并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工業(yè)化生產,投放市場后,由于其晶形結構好、產品純度高,深受用戶好評。
2004年,攀鋼爭取到國家釩鐵技術標準的制定權,以攀鋼釩鐵企業(yè)標準為基礎,結合中國釩鐵生產的技術及工藝實際,制定了我國第一個釩鐵技術標準,并于2004年6月1日開始在全國實施,不僅填補了國內釩鐵技術標準的空白,更為攀鋼釩鐵出口國際市場創(chuàng)造了條件。
隨著攀鋼釩渣產量的提升和釩產業(yè)規(guī)模的擴大,原有的氧化釩生產線和釩鐵生產線已不能滿足要求,為此,2007年,攀鋼釩鐵三期工程開工建設并于2008年7月建成投產,設計規(guī)模為年產8000噸。同一年,攀鋼研制出我國第一個釩鐵(FeV80)國家標準樣品,為我國釩鐵(FeV80)出口和質量異議處理樹立了標桿,對進一步提高攀鋼在釩鐵(FeV80)生產中的質量控制和檢測水平具有重大意義。
2021年4月,為進一步提升市場競爭力,攀枝花釩制品分公司整合釩鐵、釩鋁產線及產品發(fā)運工作,成立釩合金作業(yè)區(qū),主要負責釩鐵、釩鋁及釩基多元合金生產,具備年產釩鐵8000噸、釩鋁600噸的生產能力。
20余年來,攀鋼釩鐵產品遠銷西歐、北美及東南亞地區(qū),由于產品質量過硬,雜質含量低、含釩品位有保證,被用戶稱為“放心的產品”,而結晶斷面閃閃發(fā)光,又被用戶稱為“釩中鉆石”,深受用戶青睞。